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,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,多呈S形,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,在这期间非常走红,成为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,它与民间的痒痒挠在器型上相类似,实用性上除用来挠痒,还有权杖的意思,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,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,君子比德如玉,玉如意的出现,将玉的坚润不渝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相结合,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。
1、“如意”是用来干什么的什么叫如意?它的由来和用途是什么呢?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,钩头扁如贝叶。明、清两代,取如意之名,表示吉祥如意,幸福来临,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。“如意”一词出于印度梵语“阿娜律”。最早的如意,柄端作手指之形,以示手所不能至,搔之可如意。也有柄端作“心”形的,用竹、骨、铜、玉制作。讲僧持之记文于上,以备遗忘。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。
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,无据可考。《晋书·王敦传》记载:孙权曾得如意柄,“每酒后,辄味魏武帝乐府歌: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’,以如意打唾壶,壶边尽缺。”唐人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中有段故事:“梵僧不空,得总持门,能役百神,玄宗敬之。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,罗时反手搔背,不空曰:‘借尊师如意。’殿上花石莹滑,遂激窣至其前,罗再三取之不得。
2、如意的寓意您好如意可以说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吉祥物,经过了多年的流传发展,已经慢慢被人们大众所接受和认可,如意以其简单大方,线条流畅的特点,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,一般来说,如意通常是由祥云、灵芝等做成头部配以其他吉祥元素的造型,如意在古代的使用比较广泛,防身、指挥、装饰......都有使用,在民间百姓甚至达官贵族心目中有着无法超越的地位。
3、如意代表什么意思【意思】1、符合心意。举例:《汉书·京房传》:“臣疑陛下虽行此道,犹不得如意。”2、器物名。梵语“阿那律”的意译。古之爪杖。用骨、角、竹、木、玉、石、铜、铁等制成,长三尺许,前端作手指形。脊背有痒,手所不到,用以搔抓,可如人意,因而得名。或作指划和防身用。又,和尚宣讲佛经时,也持如意,记经文于上,以备遗忘。举例:《南史·韦叡传》:“虽临阵交锋,常缓服乘舆,执竹如意以麾进止。
【反义词】失意[shīyì]不得志。扩展资料【成语】1、称心如意[chènxīnrúyì]适合心意,愿望能得到满足,出处:宋·朱敦儒《樵歌·感皇恩》:“称心如意;剩活人间几岁?”2、万事如意[wànshìrúyì]如意:符合心意。一切都符合心意,很顺利,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5回:“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,以为我做了好事,便可以望上天默佑,万事如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