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作者/赵未山岭坡径木叶斓,虫眠鸟隐旷野闲。朔风劲送皑雪时,山河裹银妆冬颜,谚语立冬补冬,补嘴空,中国人有立冬补冬的习俗,按天人相应的中医养生原则,秋冬季节正是适时进补,吸收营养物质,补充机体消耗的最好季节,普天下民众有衣暖身、有人暖心,赵未先生诗兴大发,吾自然也是万粉欣慰了。
1、立冬是什么时候每年11月78日立冬立冬之后,意味着冬天正式来临。植被枯萎,毒刺休眠,所有活动趋于停止。虽然没有冬眠这回事,但是中国有立冬补冬的民俗。古代季节的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节点。通常我们会说有四立,即立春、长夏、立秋、立冬。为什么这些季节会受到古人的关注?因为这些季节变化与他们的作息和作物安排密切相关。那么,冬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?
立冬节气开始,南亚高空西风急流已经完全建立。此时高空西风南支的波动及其东移对江淮地区的降水天气影响较大。当亚洲的纬向环流和西风南支的波动较强时,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阴雨天气。此外,纬向环流将结束,经向环流将建立,并将出现寒潮和显著降温。入冬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减少。天文学视“立冬”为立冬。立冬时,地球位于赤纬16° 19′。
2、立冬是什么时候?2023年11月8日。立冬是每年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标志着冬天的开始。立冬节气开始,黄河流域地区开始进入冬季。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,气候差异大,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入冬较早,而长江以南地区直到11月底才入冬,珠海、港澳、海南和台湾省12月仍较温暖。入冬后,农业活动逐渐减少。北方广大地区冰冻,农林作物已进入越冬期。
扩展立冬各地饮食习俗信息:有句话叫“立冬节气不当在饺子碗里,冻耳朵也没人管。”在北方,人们习惯在初冬吃饺子,饺子来源于“性交时”的说法,因为立冬是秋冬之交,所以性交时不能不吃饺子。在南方,人们喜欢在初冬吃鸡肉、鸭肉和鱼,潮汕地区也有“立冬嚼甘蔗不伤牙”的说法,意思是他在立冬吃的时候,甘蔗已经熟了,不上火。这时“嚼甘蔗”不仅能保护他的牙齿,还能起到滋补的作用。